通书奉名字的含义解释
通书奉名字打分
通书奉五行分析
简体 | 繁体 | 笔画 | 字意五行 |
---|---|---|---|
通 | 通 | 10 | 火 |
书 | 書 | 4 | 金 |
奉 | 奉 | 8 | 水 |
通火 书金 奉水
读音:tòng,tōng |
繁体:通 |
笔画:10 |
部首:辶 |
笔顺:
|
|
通字字义: 通:没有阻碍,可以穿过,能够达到,通畅的意思。 |
|
通字来源:
来自唐诗:李世民 所著 《帝京篇十首》 桥形通汉上,峰势接云危。 |
读音:shū |
繁体:書 |
笔画:4 |
部首:乛 |
笔顺:
|
|
书字字义: 书指记录书写的成本的著作。写文章;信件,信函; |
|
书字来源:
来自唐诗:李世民 所著 《帝京篇十首》 搴幌玩琴书,开轩引云雾。 |
|
书字解析: 书是人们成长和成才的必要之物,代表着智慧和幸福,是一个美好的寓意。
书字寓意: |
读音:fèng |
繁体:奉 |
笔画:8 |
部首:大 |
笔顺:
|
|
奉字字义: 奉指奉献,接受,遵从,遵守,信仰,推崇等。 |
|
奉字来源:
来自唐诗:李世民 所著 《帝京篇十首》 奉天竭诚敬,临民思惠养。 |
|
奉字解析: 奉这个字包含了奉献、忠诚、信仰、宗旨、承讨和服从等美好寓意,可用于起名时表示个体的品德与价值观。
奉字寓意: |
通书奉名字打分测试结果:79分
天格 | 人格 | 地格 | 外格 | 总格 |
---|---|---|---|---|
【15】 | 【24】 | 【18】 | 【9】 | 【32】 |
【土】 | 【火】 | 【金】 | 【水】 | 【木】 |
【大吉】 | 【大吉】 | 【中】 | 【凶】 | 【吉】 |
通书奉 地格象素
掘藏得金,金钱丰惠卦 (家门余庆的金钱丰盈数。) (大吉)
通书奉 地格详解
财源广进,白手兴家。成大业,得大财,健康、名誉、财富三俱。此卦男女共享,大利家运。
基业:大官、福星、文昌、企业,财库、君臣,工商、 富贵。
家庭:不依祖业而立身,家庭圆满,兄弟和睦, 但应保持无私。
健康:松柏常青,可望长寿。
含义:路途多有崎岖,实为难免。然而策略智谋出众, 白手可以成家,财源广进到老愈直,子孙继承余庆的福运。
数理暗示:富贵运(多钱财、富贵、白手可获巨财);吉祥运(表示健全、幸福、名誉等)。
通书奉 总格象素
宝马金鞍,侥幸贵人卦 (饶幸多能的意外惠泽运.) (吉)
通书奉 总格详解
如龙游浅滩,未成大运,却侥幸得贵人来助,事业如意,势如破竹,品性温良,只欠胆色,小利成仁。
基业:天德,月德,君臣,将星,文星,学士,文昌,进宅,祖业。
家庭:家门隆星,可能园满,子孙旺发,男有双妻之格。
健康:可能圆满,而三才者有略患。
含义:饶幸多望之格,若能长辈提携,其成功势如破 ,世品性良,大有爱护他人之德,家门隆昌,繁荣,至上吉数。
数理暗示:富贵运(多钱财、富贵、白手可获巨财);吉祥运(表示健全、幸福、名誉等)。
通书奉 天格象素
福寿,慈祥有德卦 (福寿共照的立身家数。) (大吉)
通书奉 天格详解
福寿圆满,兴家聚财,富贵荣华。长辈、朋友、下属拥戴。能获子孙及财富,晚年福祉无穷。
基业:天官,贵人,福星、官禄、进田、畜产。
家庭:清静家田,园满之象子孙昌盛。
健康:海底明珠,安稳徐庆,健康自如。
含义:此数为最大好运,福寿园满之象,顺和、雅量。 多受福泽,德高望重,自成大业,富贵荣华,吉祥有德, 繁荣兴家的大吉数。
数理暗示:富贵运(多钱财、富贵、白手可获巨财);吉祥运(表示健全、幸福、名誉等)。
通书奉 人格象素
铁镜重磨,掌权利达卦 (有志竟成的内外吉数。) (中)
通书奉 人格详解
有智谋具权威,功成名达,固执己见,自以为是,缺乏涵养,欠包容心。女性用需配合八字五行。
基业:将星、文昌、太极、畜产,财帛,技艺。
家庭:有祖宗荫庇之。心慈口硬,宜守和不可望园满。
健康:心身健全如万年蛇,可望长寿。
含义:铁石心发达运具备,有权力、智谋,志向一方, 必排诸难,博得名利。但自我心强,乏包涵力。要戒坚刚, 诱发非难。宜养柔德,且慎深勿骄,见目的贯彻,功名成就。
数理暗示:吉祥运(表示健全、幸福、名誉等);艺能运(富有艺术天才,对审美、艺术、演艺、体育有通达之能)。
通书奉 外格象素
破舟进海,贫苦逆恶卦 (吉尽凶相,穷乏之数。) (凶)
通书奉 外格详解
名利皆空,孤独穷困,不利家运,不利血缘至亲,甚至病难、官非、短命之象。如“三才”配合,会出高僧、富豪或怪杰。
基业:官禄、图印、太极、怪杰、富翁、突破。
家庭:亲情不睦,口说长短者多,力持贤明者平安。
健康:女性成风流或与夫别离病弱,弱女皆晚婚。 多积德 可免短命。
含义:利去劫空,陷落穷迫、逆运、短命, 悲痛或者幼小离亲而困苦,或者病弱,不遇,遭难废疾,贫困,灾难, 孤独甚至刑罚。有不测遇凶祸,人格有此数者则为大凶, 即或一身得免灾害。也难免配偶丧失。有缺子这叹。 实为人生最大恶运但在例外的怪杰,富豪能出此数者。
数理暗示:凶数运(表示逆境、沉浮、薄弱、病难、困难、多灾等)。
通
tōng
【动】
(形声。从辵(chuò),甬(yǒng)声。本义:没有堵塞,可以通过)
同本义
通,达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往来不穷谓之通。——《易·系辞》
推而行之谓之通。
坎为通。——《易·说卦》
道远难通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至也。”
血脉欲其通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达郁》。注:“利也。”
凝绝不通声暂歇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中通外直。——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又如:通衢大道(四通八达的大道,指交通要道);通漕(直通水运);通塞(指境遇的顺利与滞涩);通水(通水运;能行船的地域);通畅(通行无阻的);通川(有河川流通的地方);通邑(四通八达的城市)
通往
指通豫南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
道不通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才通人。——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北通巫峡。——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又如:通天(通往天界。后用以形容本能非凡);通吊(至丧家吊唁)
传递;传达
主簿通语言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通其意。——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信耗莫通。——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又如:通状(申递各级官厅的上行公文);通信;通消息;通辞(呈递书面意见;传达话语);通化(传达教化);通书(通信);通问(互相致意问候;互通信息)
沟通;接通
阡陌交通。——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旁推交通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始能少通。——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通流入海。——清·张廷玉《明史》
又如:通同造意(串通谋划);通脚(跑腿说合);通灵(与神灵相通);通房连阁;通源(源头相通);通属(连接);通同(串通,勾结)
往来友好
数通使相窥观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又如:通家至契(世代有交情的好友);通谱(同姓的人互认为同族);通正(和畅平正);通关(交往联系);通欢(往来交好);通交(结交;交往)
了解;精通
因入京师,观太学,遂通五经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子厚少精敏,无不通达。——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
不能通其意。——唐·韩愈《杂说》
诸母皆通文。——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又如:通玄(通晓深奥的道理);通方(通达道术);通心(内心通达);通明(洞晓事物的道理);通幽(通晓幽深的道理);通悟(洞达事理,而具有高度的领悟力)
通报;说。
如:通报(通知禀报);互通姓名;通志(表达意趣志向);通呈(通报呈递)
疏通;开通
疏之欲其通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政通人和。——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又如:通路(开通道路);用泻药通便;通急(排解急难);通堙(开浚堵塞的水道);通沟(疏通沟渠);通瘀(疏通瘀滞)
通行;通用。如:通关文牒(通行证);通率(通用的比例);通语(普遍通行的语言);通义(通行不变的道理、法则);通礼(通行的礼仪)
流通,互相交换
商而通之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通鱼盐。
又如:通关节(暗中行贿、勾通官吏);通刺(通报名刺;交往)
陈述。
如:通款(向敌方表示愿意降服);通诚(在神前表白诚意)
通奸,过非婚性生活。
如:与人有通
调和
以通八风。——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
通
tōng
【形】
整个,全部
皆通习之。——唐·韩愈《师说》
又如:通班马步快(全体骑马、步行的捕快);通悉(都知道;全部了解);通国(全国,整个国家);通般(全部,全面);通检(全部检查);通览(遍观)
博识
博览古今者为通人。——《论衡·超奇》
又如:通品(博学多识、才能出众的人);通士(学识丰富而通达事理的读书人);通雅(博识多才,品格雅正)
总共。
如:通共(总计);通计(总计);通纽(总合,合在一起);通址(合计;总共)
共同。
如:通财(共享财物);通性(一般人所共有的性质);通同(共同);通谋(共同合谋)
透彻。
如:通平(通畅平正);通妥(通顺妥帖);通快(通畅快捷)
通
tōng
【名】
在某一方面,技术高超、有独创性或聪明灵巧的人。
如:通方(通晓为政之道);万事通;日本通;中国通;美国通
古州名
西魏设。在今四川达县
五代周置,在今江苏省南通县
金置。在今北京市通县
乐器名
又立为四器,名之为通。通受声广九寸,宣声长九尺,临岳高一寸二分。——《隋书》
古代土地面积单位。十井为通
地方一里为井,井十为通。——《汉书》
药名。马粪
通
tōng
【量】
遍;次。
如:说了一通
用于文书电报。
如:一通电报
通
tōng
【副】
很;十分。
如:通圆(十分圆满);通黄(很黄)
总是
心邱听着这些话,只微微的笑,通不言语。——《花月痕》
另见tòng
通报
tōngbào
∶上级机关把有关情况以书面形式通告下级机关
通报批评
∶通告下级机关的文件
关于情况的通报
∶报道科学动态、成果的刊物
科学通报
通便
tōngbiàn
治疗便秘,使大便通畅
中医用于某些实证的治法之一
通便泻火
通禀
tōngbǐng
禀报;禀告上级或主人
通病
tōngbìng
共同的毛病
通才
tōngcái
指知识广博、具有多种才能的人
通常
tōngcháng
一般;惯常
通常的错误
通常来源
通畅
tōngchàng
∶通行无阻的
道路通畅
∶流畅
他文字通畅
通车
tōngchē
∶铁路或公路修筑完成,开始行车(通车典礼)
∶某地有车辆通过
通彻
tōngchè
通晓;贯通;完全理解
通称
tōngchēng
通常称为;一般叫做
棠梨通称杜梨
通称
tōngchēng
俗名;一般人(非专业人员)叫的名字
蛤蜊是文蛤的通称
通达
tōngdá
∶通情达理
通达人情
∶通行无阻
通达的道路
∶通到
这条路通达边境
通道
tōngdào
来往畅通的道路
通敌
tōngdí
同敌人相勾结
有通敌之嫌
通电
tōngdiàn
∶把宣布某种政治主张的电报发给有关方面,同时公开发表
通电下野
∶使电流通过导体
通电10分钟
通电
tōngdiàn
公开发表的宣布或表明政治上某种主张的电报
大会通电
他根本没资格发通电
通电话
tōngdiànhuà
与人通过电话进行交谈
通牒
tōngdié
一国通知另一国并要求答复的文书
最后通牒
通都大邑
tōngdū-dàyì
指交通发达的大都会、大城市
通读
tōngdú
∶把书籍或文章从头到尾阅读一遍
∶阅读并且理解意思
通房
tōngfáng
∶互相贯通的房屋
通房连阁
∶旧时指名义上是婢女,实际是姬妾的人
平儿是贾琏屋里的通房大丫头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通匪
tōngfěi
与土匪相勾结
通分
tōngfēn
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。例如1/2和1/3通分后就得3/6和2/6
通风
tōngfēng
∶使空气流通
在夜间打开盖子让电池再充电与通风
∶透露消息
通风报信
通风报信
tōngfēng-bàoxìn
把机密暗中通知对方
我不相信哪一个还敢去通风报信
通风机
tōngfēngjī
∶一种电动鼓风机,用以将冷却空气强迫送入电机的通风道
∶产生气流(如吹火或室内通风,或利用空气阻力来控制快速的旋转运动)所用的任何转动的叶片
通风设备
tōngfēngshèbèi
适合于保证适当的或特殊的空气环流的设备
具有良好自然通风设备的岩洞
设计鼓风机与输气管系统的复杂通风设备
通风设备损坏
通稿
tōnggǎo
由通讯社给报纸、杂志或广播电台发送的电报稿
通告
tōnggào
公开地通知
发出全民通告
通告
tōnggào
公开通知的文告
张贴通告
通共
tōnggòng
总共
今天挖土的通共多少人
通古斯
Tōnggǔsī
西方学者对阿尔泰语系的部分民族的合称,包括中国的满族、赫哲族、鄂伦春族、鄂温克族等
通关
tōngguān
见“打通关”
∶旧指为通知各地知道而发行的关文
通观
tōngguān
总的来看,全面地观察
通观全局
tōngguānquánjú
把事情整个地加以考虑、谋划
通国
tōngguó
整个国家
通过
tōngguò
∶从一端到另一端
火车通过大桥向南奔去
∶同意或承认
大会通过了三项决议
∶征得有关人员同意
通过群众讨论
∶以人、事物等为媒介
他通过函授的办法自学
通过一位翻译交谈
通航
tōngháng
指开通航空、航海线路
通好
tōnghǎo
彼此友好往来(多指国与国之间)
通侯
tōnghóu
秦汉时代侯爵的最高一等,又称彻侯、列侯。
爵通侯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通话
tōnghuà
∶用彼此都懂的语言交谈
∶在电话中交谈
通婚
tōnghūn
双方结成姻亲
中外通婚有增多趋势
通货
tōnghuò
∶作为交易媒介正在流通的某些东西,如硬币、政府纸币、银行券
∶可流通的纸币
∶交换货物
通货膨胀
tōnghuòpéngzhàng
货币和信用量的增加大大高于现有物资,造成的纸币贬值、物价上涨的现象
通货膨胀的严重打击
通缉
tōngjī
指公安或司法机关通令在一定范围内抓捕在逃犯
对二犯发出通缉令
通籍
tōngjí
做官。“籍”是二尺长的竹片,上写姓名,年龄,身份等,挂在宫门外,以备出入时查对。“通籍”谓记名于门籍,可以进出宫门。因此后来便称做官为“通籍”。
通籍后。——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通计
tōngjì
总计
通计一舟。——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通家
tōngjiā
指彼此世代交谊深厚、如同一家
通家之好
通假
tōngjiǎ
汉字中的互相通用及假借的用法
通奸
tōngjiān
没有夫妻关系的男女(多指其中一方或双方已婚)发生性行为
通解
tōngjiě
透彻理解
通今博古
tōngjīn-bógǔ
亦作“博古通今”。通晓古今的的学问、世事。形容知识渊博
通考
tōngkǎo
汇总考核古今典章制度依次叙述的书籍,常以通考名之。如元代马端临的《文献通考》。清人徐乾学的《读礼通考》等。亦作《文献通考》的简称
通栏标题
tōnglánbiāotí
书籍报刊上贯通整个版面不分栏的大标题,尤指在第一版上
通览
tōnglǎn
全面地观看
通览文书
通礼
tōnglǐ
普遍使用的礼节
通力
tōnglì
一同尽力;全力
通力完成任务
通力合作
tōnglìhézuò
彼此不分界限,倾心尽力于同一件事
你我通力合作,得利大家均摊
通例
tōnglì
∶一般情况;常规;惯例
星期日休息是学校的通例
∶较普遍的规律
通连
tōnglián
∶连接相通
与房子通连有一间厨房
∶连接到
北京地铁已通连西单
通联
tōnglián
通讯联系
通联设备
通量
tōngliàng
流体、粒子或能(如辐射能)通过已知面的速率
中子通量
光通量
通亮
tōngliàng
通明
灯火通亮
通令
tōnglìng
∶上级机关把同一命令发到所属的若干地方、部门,也指发往各处的同一命令
∶传达命令
通路
tōnglù
∶交通大道
∶泛指通过的途径
通名
tōngmíng
∶告诉别人自己的姓名
来者先请通名
∶惯用的称呼
通明
tōngmíng
非常明亮
通年
tōngnián
全年,一年从头到尾
通盘
tōngpán
∶全部地
通盘地看,这张图片的质量是很好的
∶不局限在一个区域或一个方面;全面地,多方面地,从各成员、单位、部分或阶段来看
如果从通盘来看,他是我们最好的运动员
通判
tōngpàn
官名。在知府下掌管粮运、家田、水利和诉讼等事项
嘉兴通判。——清·张廷玉《明史》
通票
tōngpiào
在运输或娱乐等方面可在各个环节通用的票券
通铺
tōngpù
连在一起的床位,一般在旅馆或集体宿舍中
通气
tōngqì
∶使空气畅通;通风
∶互通消息;交换意见
通气孔
tōngqìkǒng
∶通风孔,排气孔
冰中一个水獭的通气孔
∶空气自密闭空间通过其中而向外流出的孔口
∶任何工业炉中燃烧空气或废气通过的小孔
通窍
tōngqiào
明白事理
通勤
tōngqín
指接送职工上下班的(交通工具)
通勤车
通情
tōngqíng
∶通达情理;懂人情
他很通情
∶交流男女间感情
通情达理
tōngqíng-dálǐ
言行举止通彻人情,达于事理
通情达理地认为自己应该为说过的侮辱性的话表示道歉
通权达变
tōngquán-dábiàn
灵活变通,不拘泥于旧章法。亦作“通时达变”
通人
tōngrén
学识渊博,贯通古今的人
非通人达才,孰能注意焉。——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赞》
通融
tōngróng
∶破例迁就;给方便于人
他会通融你的
∶指短时借钱
通融我一百元如何
通商
tōngshāng
建立或存在贸易关系
通商口岸
tōngshāngkǒu’àn
以前作为互不往来的总政策的例外而开放,根据条约与其他国家进行商业交往的中国、日本和朝鲜的海港、河流港口和内陆城市
通史
tōngshǐ
指对各个时期史实连贯叙述的史书
《世界通史》
《中国通史》
通事
tōngshì
旧指翻译人员
通书
tōngshū
历书
通顺
tōngshùn
不具有逻辑或语法错误,阅读起来顺畅的
句子通顺
通俗
tōngsú
浅显易懂,适合或体现大多数人的水平
通俗歌曲
通俗小说
通俗化
tōngsúhuà
使通俗的过程
这本书并不矫揉造作——而是一本通俗化的切合实际的书
通俗易懂
tōngsú-yìdǒng
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
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它的主题
通体
tōngtǐ
物体全部;全身
通体湿透
通天
tōngtiān
∶形容极大或极高
罪恶通天
∶比喻能同最高层人物取得联系
通天派
通条
tōngtiáo
∶拨火棒
∶用来通炉子或枪、炮弹等的铁条
通通
tōngtōng
全部;一律
通通消灭
通同
tōngtóng
串通一起;共同
他们通同好了来否决这项议案
通同一气
tōngtóngyīqì
暗中互通消息,共同勾连在一起
通同作弊
tōngtóngzuòbì
勾结起来,合伙共同舞弊
钦派大臣查办,查了出来是他画的稿,此时有口难分,不能说他不是通同作弊。——清·南亭亭长《中国现在记》
通统
tōngtǒng
全部;一概
你把这些东西通统搬进房间里
通透
tōngtòu
通彻;明白
通透地讲授
通途
tōngtú
畅通的道路;大道
天堑变通途
通脱
tōngtuō
通达脱俗,不拘小节
性通脱,不事仪形。——《南史·任昉传》。也作“通侻”
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,不甚重也。——《三国志·王粲传》
通问
tōngwèn
相互问候;互通音信
通显
tōngxiǎn
指高官威名
七世通显
通宵
tōngxiāo
通夜;整个夜晚
玩个通宵
通宵达旦
tōngxiāo-dádàn
从入夜直到天亮
通宵守夜
tōngxiāoshǒuyè
通宵不眠或整夜祈祷的行为
通晓
tōngxiǎo
完全掌握,透彻地了解
通晓几种文字
通心粉
tōngxīnfěn
一种营养面条,主要用粗面粉制成,干燥后呈细管形或花式小片
通信
tōngxìn
相互之间交换信件;用书信反映情况
经常与朋友通信
通信兵
tōngxìnbīng
军事单位各总部之间担负通信联络任务的兵种或士兵
通行
tōngxíng
指行人、车马等经过交通线
通行无阻
通行
tōngxíng
流行;通用
国际上通行的贯例
通行证
tōngxíngzhèng
允许在一特定地区或地方自由走动或进出其边界范围的书面许可证
比喻解决某些问题的先决条件
在医院里,有了文凭就算有了不断向高一级技术职称发展的起码通行证
∶保护或保证不受骚扰或逮捕的文字证件
通性
tōngxìng
通常的性质;共同的性质
通宿
tōngxiǔ
整夜;整个晚上
通学
tōngxué
住在校外来回走上学
通学生
tōngxuéshēng
走读生
通讯
tōngxùn
利用电讯设备传送消息或音讯,有时指来回地传送
通讯
tōngxùn
一种新闻体裁,比较详细地报导典型人物、事件、消息等
通讯录
tōngxùnlù
记录通讯地址的书本
通讯员
tōngxùnyuán
∶机构内部或向外递交信件、通报情事者
∶见“记者”
通译
tōngyì
指给人做翻译
通译
tōngyì
给语言互不相通的人做翻译的人
通用
tōngyòng
∶可以在各处使用;公共使用
全国通用教材
∶某些汉字彼此可以换用(有的限于某一意义),如“太”和“泰”,“措词”和“措辞”
通邮
tōngyóu
指有邮件往来的国家或地区
通谕
tōngyù
(如由主教或高级教会机构发出的)关于处理一个重大的或当时认为是严重的事件的广为传布的文件;特指由教皇发出的这种通谕
通则
tōngzé
共同的法则
通知
tōngzhī
把该办或该知道的事情告诉人家
法庭办事员通知证人出庭的时间
通知
tōngzhī
通告事情的文字或口信
随时更改,不另行通知
通知单
tōngzhīdān
∶汇款通知书(邮局投送物品后送给寄件人的)收件回单,回执
∶供军事人员膳食和住宿(如在私人住宅)的正式命令
通知书
tōngzhīshū
∶关于某事物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警告或告知书
终止条约通知书
∶通知单
货运通知书
通直
tōngzhí
笔直而不弯曲
大路通直
通州
Tōngzhōu
古州名。西魏时改万州为通州,唐因之,宋时改名达州,在现在的四川达县及邻近地区
地处今江苏省南通县的旧州名,俗称南通州
地处今北京通县的旧州名,俗称北通州
地处今通县的旧市名
通
tòng
【量】
遍。用于演奏某些乐器的动作。如:打了三通鼓;唢呐已经吹过两通
番。多用于贬义的言语行为。数词多用“一”。如:胡说一通;乱讲了一通
另见tōng
书
書
shū
【动】
(形声。从聿,者声。聿(yù),即笔。隶书省“者”成“曰”。《说文》:“书,箸也。”箸(著)即显明。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,“者、箸”音近,故“者”有表意作用。本义:书写,记录,记载)
同本义
書,著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说文序云:“著于竹帛谓之书。”
五曰六书。——《周礼·保氏》
作书。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,中古以漆画于帛,后世以墨写于纸。——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易之以书契。——《易·系辞》
书者,以笔画记之辞。——《尚书序》疏
子张书诸绅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
乃丹书帛曰:“陈胜王”,置人所罾鱼腹中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大书一“屈”字,以两竿夹揭之,走诉行御史台。——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众言同,于是乎书。——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书候(写信问候);书孽(记载罪恶);书记手(担任抄写文书等的书吏);书画卯酉(上下班);书文(撰文并书写);书抄(指手抄本);书具(书写工具,文具);书券(书写契约);书砚(砚台);书狱(书写狱词);书命(书写诏书、命令);书格(一种文具,书写时用以支臂,使腕压着纸,以防墨污);书帖(书写简贴)
画
今大将军问事,但令我书可邪?——《资治通鉴》。胡三省注:“书可,画可也。”
书
書
shū
【名】
书籍,装订成册的著作
书,凡载籍谓之书。——《正字通》
申子、韩子皆著书。——《史记·韩非列传》
何必读书,然后为学?——《论语·先进》
书者,五经六籍总名也。——《史记·礼书》李隐
黄生允修借书。随园主人授之书而告之曰。——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。——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又如:史书(历史书);图书(图和书。泛指书籍);书客(卖书籍、文具的商贩);书香之族(世代读书的家庭);书香一脉(知书达理的家风);书包翻身(指穷读书人发迹);书谜儿(将书中的话作成的谜语);书帕(礼金。明代官场习惯用书籍、手帕作礼物,称书帕);书剑(书和剑。古代文人随身携带之物。后亦指文人生涯);书笈(小书箱);书仪(托名买书而馈赠的礼金);书腐(蛀书虫。喻指迂腐的文人);书心儿(一部书中最精采的章节);书劫(书籍的劫难);书会(宋元时戏曲作者、说话人共同组织的社团);书呆(只知啃书本的人);书城(书籍环列如城,言其多);书脑(书籍装订时打眼穿线的部分);书阁(收藏书籍的地方);书录(图书目录);书囊(盛书籍的袋子)
信件,信函
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——杜甫《春望》
一男附书至,二男新战死。——唐·杜甫《石壕吏》
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,不复料其虚实,便开此议,甚无谓也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书介(传达书信的使人);书尾(书信、信函的末尾);书呈(亦作“书程”。给上司或长辈写的信,信函);书字(书信);书办(管办文书的官吏);书启师爷(管文书的幕友);书役(管理文书的小吏);书尺(尺牍,书信);书素(书信);书筒(古代盛书信的筒。亦指书信);书题(指书信);书缄(书信)
奏章;文书,文件
上书谏寡人者,受中赏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
先生有所陈奏,则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而已。——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军书十二卷,卷卷有爷名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又如:证书;保证书;说明书;书可(批阅公文,书字认可);书禀(文书);书文(文书);书府(收藏文书图籍的府库);书佐(主办文书的佐吏);书办(管办文书的属吏)
字体,字形。如:书空(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)
书法
悦亲戚之情话,乐琴书以消忧。——晋·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学书费纸,犹胜饮酒费钱。——欧阳修《学书费纸》
又如:楷书;隶书;书判(判别书法与文章的优劣);书圣(指造诣最高的书法家);书意(书法的神髓);书品(评论书法优劣的书;书法的风格造诣);书格(书法的风格)
《尚书》的简称
《书》不云乎?“好问则裕。”——清·刘开《问说》
《书》曰:“满招损,谦得益。”——宋·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·序》
庞涓果夜至斫木下,见白书。——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
吾妻来归,时至轩中,从余问古事,或凭几学书。——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文字
怀中一方板,板上数行书。——李贺《感讽》
S秩?书理(即文理。文辞之义理与脉络);书士(从事文字、文书工作的人员);书轨(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);书计(文字与筹算)
指“六书”,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
十年,出就外傅,居宿于外,学书计。——《礼记》。孙希旦集解:书、计,即六艺中六书、九数之学也。
古代皇帝的诏书
今以一郡一国之众,对无应书者,是王道往往而绝也。——《汉书》
说书,曲艺的一种。如:书寓;听书
文体名,先秦时“书”为书信的总名,臣下向国君进言陈词,亲朋之间来往的信件,都称为“书”。如:《乐毅报燕惠王书》、《谏逐客书》、《报刘一丈书》、《与朱元思书》、《与妻书》
姓
奉
fèng
【动】
(会意。小篆字形,从手,从収(gǒng,双手),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。是用手捧物的意思。本义:两手恭敬地捧着。后作“捧”)
同本义
奉,承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黔敖左奉食,右执饮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下》
常山王奉头鼠窜。——《汉书·蒯通传》
项伯即入见沛公,沛公奉卮酒为寿,约为婚姻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臣愿奉璧往使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荆轲奉樊於期头函,而秦武阳奉地图匣,以次进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
又如:奉书;奉地图;奉手(捧握长者之手)
恭敬地接受
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近者奉辞伐罪,旌麾南指,刘琮束手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奉教(接受教导);奉委(接受委任);奉制(接受天子的命令);奉玄(信奉道教)
进献,下对上送东西
请奉盆缻秦王,以相娱乐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玉斗一双,再拜奉大将军足下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又如:奉上新书一册;奉纳(交纳);奉呈(奉献,献上);双手奉上;奉贽(进献见面礼品)
送;给予,赐予
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,庄子弗受。——《庄子·说剑》
奉之弥繁,侵之愈急。——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奉违蹇叔,而以贪勤民,天奉我也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,岁以百万计。——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
为…效劳,侍候
向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。——《孟子》
又如:奉执箕帚(给你料理家务;许配于你);奉从(奉陪侍侯);奉巾栉(伺候洗沐梳发);奉问(侍奉问候);奉候(恭候)
奉承
虽则他神通广大,却好奉承。——《西游记》
又如:阳奉阴违;奉附(奉承依附);奉喜(奉承而讨人喜欢);奉顺(奉承顺应);奉循(奉承遵循)
贯彻,执行
谨奉法令。——《史记》
又如:奉天(奉行天命);奉元(遵奉天道);奉修(奉行);奉宪(奉行法令);奉法(奉行或遵守法令)
尊奉
子奉君命以会大事,而背宋盟,无乃不可乎?——《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
如:奉辞(奉命);奉天承运(尊奉上天的命令,承受兴盛的时运);奉遵(遵守;遵从)
供奉,供养
人之道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——《老子》
敲剥天下之骨髓,离散天下之子女,以奉我一人之淫乐。——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张文节为相,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。——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持,拿
奉甲执兵。——《墨子·非攻中》
辅助,拥戴
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
奉
fèng
【名】
通“俸”。俸禄
位尊而无功,奉厚而无劳,而挟重器多也。——《战国策·秦策》
吏皆送奉钱三。——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
列侯幸得赐餐钱奉邑。——《汉书·高后纪》
其令公奉舍人赏赐皆倍故。——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
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禄簿。——《汉书·宣帝纪》
又如:无劳之奉;奉粟;奉稍;奉饷;奉禄(俸禄)
待遇,事奉
向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妻妾之奉为之。——《孟子》
奉天的省称。1929年改名沈阳市
姓
奉
fèng
【副】
——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。如:奉款(款待。敬词);奉恳(谦词。拜托);奉揖(作揖;拱手为礼);奉屈(屈尊。奉:敬辞)